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2014年你加入 OK,2017年创立币安,10年过去了,有什么感慨?

何一: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我刚刚入行,因为 13 年比特币价格涨,然后涨到 1000 美金以上,那个时候就觉得说好刺激,然后也是第一次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反思,就是说我一直说我为什么会加入这个行业,放弃当时比如说在旅游卫视这样的工作机会,还是因为我觉得第一次有一个东西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思考,就是钱是什么?因为从小我们的父母都会告诉我们钱很重要,我觉得说 13 年比特币价格涨到 1000 美金以上,当时给我一个很大的刺激,钱到底是什么?你以前认为是钱的那个东西,可能它不是钱的本身,所以这件事情是直接让我选择进入币圈。

加入了币圈以后,最刺激的可能就是我刚正式官宣入职,然后门头沟就倒闭了,然后我当时会感觉说灭顶之灾。今天币圈有一些大跌,和 14 年的历史相比真的不算什么,有一天比特币应该是跌到了差不多 100 美金以下。就是瞬间你就坐在屏幕面前看着那个哐哐往下跌,那个时候流动性没有那么强,卖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卖,你真的就是看见价格一节一节往下掉。

14 年那个时候还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因为我经常在内部开会就笑我们说我们招聘应该就是更多样化,因为我说如果是今天这边面试,以我的背景,以我的履历我是拿不到 Offer 的,所以我觉得 10 年后,我觉得如果是同样的背景的一个人来毕业面试,他绝对拿不到 Offer,因为我们会说你的英语好不好,你有什么成就对吧?就是说他会非常专业化。你会觉得说 10 年前真的别人看见我们一帮搞传销的,10 年后来觉得这个行业还是不管从人才,从可能性,还是一个正向刺激和循环。

14 年那个时候行业最有名的人是谁?我记忆中是烤猫和长铗。那个时候都是山寨币,真的除了比特币之外都是山寨币,所以大家都是原教旨主义。比较明显的是 17 年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以太坊本身的出现还是让一些理念就是过去空口讨论的这种金融化这件事情,泛金融化这件事情或者微缩金融这件事情出现了。17 年的这种真正大家会觉得说这里有机会可以去创业,就会诞生这样的公司。

我觉得现在这个所谓的牛市并不是创新驱动的,它也并不是说这个行业有巨大的变化驱动的,它其实就是 ETF 这种独立事件驱动的。所以我觉得你把整个币圈历史或者说每个阶段有什么真正的创新留下来,对这个行业有正面影响去做一个总结的话,我觉得还是有蛮多收获的,个人至少会觉得说最终还是创新在驱动这个行业往前走。

币安投资的最重要的标准有哪些?你个人对哪个赛道感兴趣

何一:我可以大概把投资理解跟大家对齐一下,我认为说确实相对来讲亚洲的这些项目方,我觉得相对还是会吃亏一点,因为毕竟北美还是有一些比较比较典型的风投,像 a16z 的这些本身非常专注于在区块链行业做大投入的公司还是比较多。

但确实在亚洲的投资者和公司,其实它会存在一个巨大的尴尬,可能本身亚洲的这些基金可能也不是那么想投亚洲的公司,这个有点自己看不起自己,我觉得还是很难。

我们的投资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希望撒胡椒面,你最终可以理解为这个行业最后能够走多远,其实就是还是创新驱动的,跨越鸿沟最终还是要有真正的创新驱动,区块链技术能够大众化,能够被更多的普通人用起来,最终谁成功不知道,但尽可能的扶持更多的人,我们投过的项目说实话可能超过 2000 个,没有 2000 个,1000 个肯定是有的,但是大部分项目其实说实话我也没聊过,我也没有没有跟他们交流过,但我觉得基本上投资看几个框架性的东西:

第一个是我觉得创始人本身他是不是有一个长期主义,对这个行业你信不信对吧?你会发现说最后如果说他对这个行业干一把就跑,别墅靠海梭一把,他跟这个赌徒其实是没有差异,这种其实他就算成功,他最后也是卖币就跑了,所以我觉得就是说还是要长期主义,对行业还是要有信心。

第二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技能,你做过什么对吧?每个人他的能力模型,也包括你的团队的模型是不是有互补。第三个我觉得其实是本身他的思维结构,你可以理解为他是不是一个能够持续迭代的一个状态。你会发现说其实很多人他最后特别能折腾,哪怕他起点低一点,但是他能够一直迭代,其实你是在跟他的对话过程当中,大概其实有一个判断的。我觉得说如果说基本过得去,基本面都还行,我们还就愿意投点钱培养一下的,不能够去追求就是所谓的 100% 的成功率,因为这个事情本质是不存在的,你看传统 VC,他可能投 10 个项目 9 个都死了,只有 1 个成功的也是很常见的,所以我觉得本身不是要去投这个事情,还是希望这个行业能够有更多的创新者能够走出来,能够在漫漫长夜里面不断的去给大家建立信心,不管是现在大家这种情绪的漫漫长夜,还是说在这个技术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之前的漫漫长夜,但是最终你如果不支持别人,你最终就是一个独行者,这个路上如果只有自己我觉得这个也不能成为行业,对吧?

我不太评价项目,但我个人觉得可能下一个就是对人类社会有巨大冲击的本质还是 AI,我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但是不一定说我们有投资什么的,但是我觉得是你要知道潮水的方向。

币安到底是否存在老鼠仓?上币标准是什么

何一:我们经常讨论老鼠仓时,大家都知道如果某些代币被广泛宣传必然会上某个交易所,那么这个项目反而不会上币安。但是,从去年到今年,市场上优质且有热度的项目并不多,这使得我们上币组的工作变得尴尬。某些项目方我们还未接触,但上币的传闻已经传开,甚至有人也会利用这种传闻来施压。如果项目方不接受他们的条件,他们就会散布上币的传闻。如果我们选择不上这个项目,有时还会被指责为老鼠仓。

我们在上币前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每个周期我们都会筛选项目,并进行内部审核。如果有人强烈反对某个项目,它就不会通过审核。我们尽量减少决定上币与最终上线之间的时间差,以杜绝老鼠仓的传闻。上币决策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决定的,而是通过多层次的评估流程,确保项目的技术基础、市场潜力和投资背书。币安的上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技术和市场基础:项目是否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市场潜力。热度和关注度:项目在市场上的热度和用户关注度。投资背书:项目是否有可靠的投资机构支持,确保其不会轻易跑路。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的生命周期是否足够长,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们会将所有符合这些标准的项目放入一个大的池子里进行观察和评估。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用户的心理预期。币圈的很多用户期望百倍、千倍的回报,而传统投资者对年化 20%-30% 的回报已经非常满意。随着竞争的加剧,高回报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我们需要用户理解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调整预期。

在上币选择上,如果项目有 VC 投资,用户会认为是 VC 割韭菜;如果项目较弱,用户会认为币安上了垃圾项目。因此,不管上哪个项目,总会有用户不满意。我们希望提供的是市场上有需求、有热度且相对可靠的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项目都会涨。我们也希望用户能理解市场的波动和周期。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高信息差的百倍千倍回报机会越来越少。整个行业,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竞争都变得越来越激烈。我们希望用户能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找到长期能带来高回报的项目并不容易。最终,我们需要用户理解和接受现实,调整预期,以便更好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获利。

第二个部分涉及利益相关和监管问题。当我们上线的大多数币和币安有利益相关联时,这是否属实?实际上,币安对大多数币种的资有限,有些甚至只有 0.1% 的持股。而其他交易平台可能会更多地涉及利益相关的项目。因此,认为币安和上线的币种有利益相关,需要有效的论证。

大家希望币安上的币都能上涨,但这是不现实的。任何投资市场都无法保证只涨不跌。币安的根本功能是提供市面上受欢迎和热度高的项目,但也希望筛选掉那些有跑路风险的项目,并筛选出有潜力的项目。

币安未来的业务重心和方向?

何一:跨越鸿沟的本质是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当前行业。我们更多的是投资更多公司,希望行业内能涌现出更多创新。对于币安而言,我们是一个让更多用户进入这个行业的平台。例如,我们去年新增了业务,比如广场。广场的作用是让对币圈不太感兴趣的用户可以随时进来看一看,逐渐了解币圈及其投资。

另一个方面是我们曾尝试过稳定币业务,但由于监管成本和门槛问题,最终未能成功。此外,从去年开始,大家关注较多的是 Web3 钱包。友商在外部存储钱包上表现不错,但大家对 Web3 钱包的理解不同。很多同行将其作为交易所的备选方案(Plan B),在交易所业务受监管影响时,继续通过钱包进行交易,无需KYC和反洗钱。但我们认为,Web3 钱包 Plan B 还是无法避开监管。因此,我们希望将 Web3 钱包作为长尾业务,覆盖现有交易所用户无法涉及的链上服务,如 staking 和链上交易。

尽管我们目前在 Web3 钱包的产品上做得不够好,但我们仍然希望提升用户体验,尤其是有 KYC 要求的 Web3 钱包。未来的重点和方向还是在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合规问题。随着行业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行业的重视增加,币安必须承担起合规的责任,包括各国监管沟通、信任建立和反洗钱等问题。

我认为,如果行业能与政府建立有效的和解通道,就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但如果与政府对立,可能就会变成暗网。因此,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服务更多人的互联网产业。在当前的牛市中,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巨大创新。比如,上一个周期大家讨论的是以太坊过于昂贵,无法支撑大规模应用。而现在,不论是速度还是成本,这些已不再是瓶颈。真正的问题还是有效资产不够多。

币安曾经陷入哪些困境/绝境?如何走出的?未来会出现哪些危机

何一:币安并没有公开市值,这可能让人困惑,但我们确实有超过 2 亿的注册用户,虽然活跃用户没有这么多。关于 BNB 市值,我认为它是一个相对数值,我自己不太关注市值,主要是因为它的周期性波动。涨跌是自然发生的,只要把事情做好,结果自然会好。我一直相信,只要每天管理好当下,就能取得不错的结果。

币安从上线第一天起,每一步都有无限的危机和困境。比如,BNB 曾在上线第一天跌了 50%,那对 CZ 来说可能是最大的困境。我们也曾面临亚马逊云被宕机、基础设施和域名被销档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理念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把每一天管理好。坚持做对的事情,自然会得到正向回报。

从小到大,我们有一个概念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我认为这个逻辑有一个缺陷:什么时候才算达?我的理解是,只要你做的事情对这个世界是积极的,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帮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你就是在改变世界。这不一定要像伊隆·马斯克发射火箭,也不一定要像特斯拉那样。但你做的事情对世界有积极影响,自然公司会变大变强。

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不同的挑战,比如监管压力或人才发展的挑战。公司的发展速度快,但人才培养体系可能没有完善。这些都是需要自然而然去解决的问题。我一直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困境时并没有觉得山穷水尽。人生是旷野,走好每一步就好。

我以前上学时跑中长跑的 1500 米,每一个人生的时刻都是一个挑战,但只要再逼自己一点点,你会发现自己在不断成长。

何一: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有危机感的人。从整个行业来看,最大的危机当然是监管危机,这不仅仅是对币安而言。虽然我们刚刚在这方面过了一关,但监管始终是一个重要挑战。第二个危机是行业竞争和创新危机。现阶段,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是平行的,每个交易所的核心技能点差别不大,我们也在不断从别人身上学习并持续改进。更大的危机其实来自于未知的不确定性和创新。因此,我们鼓励从投资角度和内部员工角度持续尝试新事物。如果有同事想要进行创新业务,或者有创业想法,我们都非常支持。

本质上,所有的威胁并不纯粹来自于已知的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新的创新。如果新的创新出现而你无知无觉,那才是最大的危机。就像当年手机巨头并没有意识到智能手机的屏幕出现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整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作为一个小众创业公司存在。现在需要与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建立有效沟通。我个人花更多时间关注的,是如何将一个靠创始人魅力和能力支撑的创业公司,转变为一个长青公司。这需要组织能力的提升。组织能力足够强,就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好的种子选手。

怎么看 MEME?

何一:当交易量排在前十的币种里有一半都是 MEME,如果我们不上这些币会怎么样?用户和交易量就会流向其他平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选择。其他交易平台也会上线这些币种,甚至还有第三方可以选择。这并不是说整个行业都在为币安打工,而是我们必须做出折中的选择,尽可能最大化我们的价值和基本面。

在不同的市场周期里,这种现象并不独特。2014 年大家认为除了比特币,其他都是垃圾。2017 年,大家也觉得市场上炒作的都是垃圾项目,人们投机心理强烈。这种情绪波动在每个周期里都会出现,只是因为这一轮市场规模扩大了很多,很多新玩家进来,情绪表现更为直接,反映在互联网上。

以前,行业由少数专家主导叙事,这些专家在技术上有多年经验,他们在市场上获得了影响力,大家跟随他们投资。如果他们获利,大家就更相信他们的技术。这一轮,随着一些用户端产品的出现,人们开始跟随新一波的影响力人物去炒作,市场情绪依然非常波动。

不管是传统金融市场,还是当前的市场,确实非常受情绪影响。但这并不否定认真做产品和构建商业模型的意义。每个市场的热潮和情绪波动,都会对用户、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心态产生冲击。

我经常跟团队成员强调“知行合一”,这不是因为我叫何一,而是因为我对此有深刻的理解。相信什么就坚持什么,只有反复坚持,结果才会显现出来。就像我们从小知道好好学习成绩不会差,想减肥和拥有好身体就要管住嘴迈开腿,但实际做起来很难,外界的诱惑很多。

创业和投资市场也是如此。当你坚持理想和创新时,别人可能会嘲笑你。但如果你回头看,2017 年币安推出 BNB 时,很多人也在嘲笑我们。当时还有人说交易平台发币不配。但事实证明,坚持做创新、做有效的产品是有意义的。我们知道行业需要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真正有用户和应用的产品,这虽然很难,但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

个人未来发展方向

何一:我没想过会在加密行业之外再找到让我有兴趣投入的事情。我个人的性格特点可能源于我之前的教育背景和教师经历,我喜欢帮助他人成功。我始终相信,只有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我才能实现自己的成功。如果不是在加密行业,我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可能只会回归到投资领域,输出有效的思维模式。

虽然我不选择回到教育事业,这也算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不做任何事情,我仍然会寻找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帮助的事情。我认为坤贝斯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看看 AI 发展的速度,它确实比人类更智能。人类的思维逻辑输入和输出相对可预测,但也容易出错,因为知行之间的差距很大。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财富自由的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或者享受生活品质都很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离开行业的人就不可信,也不意味着其他人就没有机会。实际上,有些人离开后可能会为他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我多次强调,从 2017 年开始,我不仅仅是在创业,而是在创造历史。加入行业的第一天起,我就深信不疑地相信区块链将给世界带来革命性变革和无限可能。正是因为我坚信这一点,我才全身心投入于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前公司准备 IPO 时我选择离开,因为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时代变革。我把这视为自己的使命,并愿意投入其中。我希望能与更多优秀的创业者和人才一起,共同努力。因为信念是星星之火,只有相信,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如果你自己不相信,是无法做成这些事情的。


Yuga Labs 收购 CryptoPunks 的始末

撰文:Will Gottsegen

编辑:南风

就在上周,CryptoPunks 和 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 还是 NFT PFP(个人资料图片)领域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但上周五,Larva Labs 将 CryptoPunks 的 IP(知识产权)卖给了无聊猿BAYC 的开发商 Yuga Labs。

在上周五的声明中,Yuga Labs 宣布从 Larva Labs 获得了 CryptoPunks 和 Meebits 这两个 NFT 项目的知识产权。Yuga Labs 在声明写道:“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拥有这两个 NFT 系列的品牌、艺术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以及423 个 CryptoPunks 和 1711 个 Meebits。”该声明还表示,“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给予这些 NFT 持有者完全的商业权利

尽管 CryptoPunks 和 BAYC 是该领域最大的两个 NFT 项目,但二者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Larva Labs 于 2017 年推出的 NFT 收藏品CryptoPunks(加密朋克) 在以太坊领域拥有 OG (元老级) 的地位,但随着去年整个 NFT 市场的膨胀,其创造者很大程度上却对此袖手旁观。相比之下,Yuga Labs 迅速发展的项目BAYC(无聊猿游艇俱乐部) 就像一个会员俱乐部,拥有可观的收益和不断增长的来自名人持有者带来的声望(包括美国电视主持人 Jimmy Fallon、亿万富翁投资者 Mark Cuban、Stephen Curry 和 Shaquille O’Neal 等 NBA 运动员,以及像 Marshmello 和 Post Malone 等音乐人在内的名人都是 BAYC 的持有者)。

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而且近几个月来这种对比更加明显。现在,Larva Labs 将CryptoPunksMeebits的所有权出售给了 Yuga Labs,其中还包括 Larva Labs 两位创始人Matt Hall 和 John Watkinson自己持有的这两个 NFT 项目中的一些 NFTs。而Bored Ape 的创作者们计划对 CryptoPunks 做出一些改变,以回应一些 CryptoPunks 持有者长期以来的抱怨

Meebits NFTs

本文将分析 Larva Labs 将 CryptoPunks 和 Meebits 这两个 NFT 项目的 IP 卖给 Yuga Labs 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两家公司对于此次收购交易的回应。

NFT 巨头

Larva Labs 的两位创始人Matt Hall 和 John Watkinson 于 2017 年创建了 CryptoPunks,为任何人免费提供这个总量只有 10,000 个的 NFT 项目的供应量的90%。逐渐地,CryptoPunks 在新兴的 NFT 领域获得了价值和名声,并在 2021 年初 NFT 市场爆发时声名鹊起。

CryptoPunks 迅速成为 NFT 领域的重要地位象征,根据 CryptoSlam 的数据显示,2021 年 1 月份,CryptoPunks NFT 以美元计算的平均销售单价飙升至5 位数,然后在 2021 年 8 月份,随着 NFT 市场飙升至新的高度,CryptoPunks 的平均销售价格升至6 位数。仅当月,二级市场上 CryptoPunks 的销售额就达到了近 6.8 亿美元。甚至Visa 也买了一个 CryptoPunk。

相比之下,于 2021 年 4 月份才推出的 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 要比 CryptoPunks 要新得多。BAYC 借鉴了 CryptoPunks 总计发行 10,000 个具有随机特征的头像的方式进行推出,但 BAYC 将这个概念推到了另一个高度,将所谓的“游艇俱乐部”打造成了某种排他的社交组织,为那些接受 BAYC 愿景的人提供了额外和持续的好处

比如,在 BAYC 发布后的几个月里,“无聊猿”的持有者们获得了两个额外的免费 NFT——Mutant Apes Yacht Club(MAYC,突变猿游艇俱乐部)和Bored Ape Kennel Club(BAKC,无聊猿狗舍俱乐部)——同样被证明是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购买独家商品,并可以参加去年秋天在纽约市举行的一场由The Strokes、Chris Rock和其他明星参加的免费音乐会。

BAYC 无聊猿 NFT

但对一些 BAYC 持有者来说,BAYC 价值主张的最珍贵的部分是他们拥有的猿猴图片的商业化能力Bored Apes 可以用于产品营销和包装,也可以用于原创商品,甚至可以创建虚拟乐队——就像音乐制作人Timbaland和环球音乐集团 (Universal Music Group) 那样:Universal Music Group 已经宣布,计划根据 BAYC NFTs 中的一组角色创建一个虚拟元宇宙乐队;音乐制作人 Timbaland 也宣布创建 Ape-In Productions,该公司将与一些 BAYC NFT 的持有者合作,围绕他们拥有的无聊猿头像创作音乐和动画。

Yuga Labs 还在开发一款基于 Bored Apes 的「边玩边赚」(P2E)游戏,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一款潜在有价值的基于以太坊的代币

不同的路径

虽然一些 CryptoPunks 的持有者坚称,该 NFT 的起源使其有了价值和有吸引力,并且其创造者 (即 CryptoPunks 的两位创始人) 不需要向持有者们提供额外的特权或福利,但其他人开始抱怨 Larva Labs 对该项目缺乏关注

例如,去年秋天,在 NFT 纽约活动期间,当时Yuga Labs举办了 Ape Fest 2021 活动,包括上文提及的音乐会;而一些 CryptoPunks 的持有者在 Twitter 上抱怨Larva Labs在大会期间是如何无所作为的。没有派对,没有福利

但对一些持有者来说,更大的问题是CryptoPunks 商业化权利的不明确指导,以及 Larva Labs 对衍生 NFT 项目 (即那些明显受原始 CryptoPunks 启发的 NFT 项目)不断增加的诉讼可能性。CryptoPunks 的授权和商业用途还不清楚,与正在兴起的 BAYC 形成了鲜明对比,如前所述,BAYC 允许持有者将自己拥有的“无聊猿” NFT 用于音乐表演、品牌大使和商品。

例如,去年 12 月,由于 Larva Labs 明显不愿意澄清有关 CryptoPunks 收藏品的商业化权利,知名的匿名 NFT 收藏家同时也是以太坊 NFT 项目 Nouns 的联合创始人punk4156 将他收藏的 CryptoPunk #4156 NFT(见下图)以 1000 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此外,Larva Labs 的两位创始人试图把其他CryptoPunks 的衍生项目 (比如 CryptoPhunks) 从市场中赶出去,这也让 punk4156 很恼火。

CryptoPunks NFT #4156

今年 2 月,另一个情况激怒了一些CryptoPunks持有者。CryptoPunks社区的成员创建了一个智能合约允许CryptoPunks持有者基于最初的 CryptoPunks 合约 (因漏洞而放弃)铸造一个单独的“包装”NFT,并将其作为Wrapped V1”版本进行出售。

然而,Larva Labs 反驳了V1 Punks这个项目,声称它们不是“官方的”CryptoPunks。但一直以来,Larva Labs 的这两位创始人一方面不承认这个由社区发起的项目,但另一方面又开始出售自己的一些V1 Punks。最终,Larva Labs 为此事道歉,表示自己的行为是“愚蠢的”。与此同时,这二人还表示可能会对 V1 Punks 项目采取法律行动,不久之后,该项目就从领先市场 OpenSea 移除。

Yuga Labs 收购 CryptoPunks 的始末

撰文:Will Gottsegen编辑:南风就在上周,Cry...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
QR code